每年今天,總書記都要做這件事[詳細]
山河為碑,歷史作證。在黨的領導下,人民軍隊歷經硝煙戰火,一路披荊斬棘,付出巨大犧牲,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建立不朽功勛。 “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詳細]
延安時期,隨著中國共產黨的不斷成熟、事業的不斷發展,黨的紀律建設也日漸完善,在明紀律嚴執紀、立制度定規矩、重垂范抓具體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這為保證黨和人民軍隊的純潔鞏固,奪取抗日戰[詳細]
記者22日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悉,近日工作人員在赴湖南岳陽看望“慰安婦”幸存者群體時,兩名年逾九旬的老人首次公開“慰安婦”身份,控訴侵華日軍暴行。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詳細]
清明節到來之際,從公安部獲悉,2017年,有361名公安民警(含公安現役官兵)因公犧牲,有6234人因公負傷或致殘;2013年至2017年的5年里,全國公安民警共因公犧牲2003人,因公負傷或致殘2.5萬人。[詳細]
今天,雖然我們所處的時代環境發生了變化,但不滅的英魂始終激勵人民團結奮斗、開拓進取。又是一年清明,忙忙碌碌的我們真的該抽出時間,到烈士陵園看看那些長眠于此的先烈們,鞠躬、獻花、靜默[詳細]
歲月的長河里,無數英烈前仆后繼,為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促進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他們以鮮血澆灌理想,用生命捍衛信仰,構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豐碑。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有一股對英[詳細]
12月13日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當日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詳細]
那些血戰殉國的英烈們,安息吧,中華崛起的重擔將由我們擔起;每年的這個日子,全民祭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殺戮的死難同胞。國家公祭日設立以來,越來越多的[詳細]
2、上午10:00,在南京市的17處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12個社區和6家反映抗戰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國家公祭儀式同步舉行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活動。5、下午3:00,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詳細]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過去了80年,登記在冊、健在的幸存者已不滿百人,他們中許多人像90歲的幸存者常志強一樣,記憶正變得模糊。年初的一次腦梗后,常志強講述1937年12月的那場災難時有[詳細]
80年前,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年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確立,以國之名悼念死難同胞,緬懷英靈,以史為鏡。在幕府山、下關碼頭、八卦洲等地集體屠殺平民和繳械[詳細]
抗戰時期,沂蒙山區的老百姓流行一句順口溜,“日本鬼子趴窩,國民黨吃喝,共產黨唱歌”,樸素的三句話清晰地道出了三股力量的區別?!薄 ⒑樾惆堰@面黨旗視如生命,他的妻子曾冒著生命危險,[詳細]
新華社沈陽9月18日電 題:致敬東北抗聯 英雄豐碑不朽——寫在“九一八事變”爆發86周年之際 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毅然擔負起東北抗戰的領導重任,迅速組織抗日游擊隊,整合各路義勇軍,[詳細]
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人們佇立凝神,聆聽鐫刻在漢白玉上的歷史回聲;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一份份新解密的文件,講述著抗聯戰士奮力救國的傳奇;對全軍官兵來說,牢記神圣職責[詳細]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嫁禍于中國軍隊。經過14年不屈不撓的慘烈抗戰,中國人民最終贏得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勝利,讓和平的陽光再次普照大地[詳細]
這是一份無條件投降書 72年前的9月2日 日本正式在這份投降書上簽字 14年浴血奮戰 3500多萬同胞傷亡 終于迎來全民族抗戰的勝利 9月3日的重慶,萬人空巷 人們涌上街頭、舞起巨龍 [詳細]
日本政治評論家本澤二郎指出,安倍不提戰爭“加害責任”,是其秉承“皇國史觀”、否定侵略戰爭的必然結果?!?·15”當天,日本總務大臣高市早苗等日本政客參拜了靖國神社,安倍以自民黨總裁名[詳細]
不忘中國人民在東方主戰場的浴血奮戰,不忘中國共產黨在抗戰艱危時刻的砥柱中流,更不能忘用青春和鮮血擊敗了侵略者、奪取抗戰勝利的前輩。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走上“相互尊重、平等相[詳細]
希望日方以史為鑒、真誠反省,切記開歷史倒車絕無好下場,不要在損害中日關系和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歧路上越走越遠。希望日方以史為鑒、真誠反省,切記開歷史倒車絕無好下場,不要在損害中日關系[詳細]
(資料圖) 1945年9月9日上午9時,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禮堂舉行。(據國家檔案局網站) 1945年9月9日,日本向中國遞交投降書,圖為何應欽簽字(左)及岡村寧次簽字[詳細]
7月7日,首家“網上山東抗日戰爭紀念館”線下體驗中心正式落戶濟南寬厚里,向市民和游客免費開放。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劉致福、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總經理林忠禮為體驗中心揭牌。[詳細]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民族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秉持民族大義,擔負起民族救亡的歷史重任,呼吁建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詳細]
“1937年,父親吉星文擔任國民革命軍第29軍所屬第110旅第219團團長,駐守宛平?!薄 ‘敃r日本侵略者對吉星文恨之入骨,他們提出所謂停戰會商的條件之一,就是撤換盧溝橋守軍,并指[詳細]
王樹林表示,中國共產黨積極倡導建立并堅決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凝聚全民族力量堅決抗戰的政治核心。歷史證明,抗日戰爭贏得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詳細]
1937年7月7日,侵華日軍在宛平城外盧溝橋悍然發動“七七事變”,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拉開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1937年7月7日,侵華日軍在宛平城外盧溝橋悍然發動“七七事變”,中國軍民奮起抵[詳細]
羅秀挺,1925年生,1945年加入晉察冀二分區獨立營。戰爭的硝煙早已逝去,悲壯的歷史卻有著史詩般的回響。6月7日,在山西省盂縣堯子坪村,羅秀挺老人在家中休息。戰爭的硝煙早已逝去,悲壯的歷史[詳細]
隨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館、宛平城的修復、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的建設,盧溝橋畔逐漸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地?!薄 ∵@一天,盧溝橋畔的宛平城“煤改電”配套電網工程完工,宛平城57[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