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_黄色免费在线观看网址_亚洲免费在线看_亚洲成人一区在线观看_黄色四虎_亚洲爽爽

手機APP微博二維碼

大眾日報記者重訪抗日根據地|地雷戰故鄉海陽、天福山起義發生地

2019-08-19 09:53:00來源:大眾日報·新銳大眾作者:趙 君 董 卿 楊秀萍 杜文景 彭 輝

青山碧海間紅色力量澎湃不息 

\

記者趙君(中)、楊秀萍(右)聽地雷戰紀念館講解員陳同英(左)講解地雷戰。

\

記者杜文景(左)采訪天福山起義領導人之一張修己之子張延滋。

抗日戰爭期間,膠東人民同仇敵愾、浴血奮戰,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在海陽,遍地開花的地雷戰令敵人聞風喪膽,軍民同心創造出以弱勝強、以土敗洋的奇跡;在天福山,中共膠東特委創建了膠東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裝——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打響了膠東抗日第一槍。如今,戰爭硝煙早已散盡,革命精神在此生根發芽、代代相傳,這片紅色熱土處處澎湃著奮進的力量。

地雷巧布破敵膽嘗新試新寫新篇 

——重訪地雷戰故鄉海陽 

□本報記者 趙 君 董 卿 楊秀萍

本報通訊員 楊松濤 侯俊南

“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轉,躲在暗地打冷槍,埋好地雷遠遠看,叫鬼子挨打又挨炸,一個人影也看不見。”當年日寇入侵,山河危難,海陽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發起地雷戰,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

7月,記者踏上地雷戰的故鄉海陽市,追憶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探尋地雷戰精神的時代意義。

從地雷到核電 

敢嘗新事物敢闖新路子 

行村鎮趙疃村,是當年海陽地雷戰的主要戰場。

7月27日,還沒進趙疃村,我們遠遠望見村東的信號山。山上樹木茂密,郁郁蔥蔥——它們是與當年傳遞敵情的信號樹一起栽下的嗎?信號山腳下,一顆碩大的仿制地雷,靜靜地躺臥在路邊,好像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海陽地雷戰全國聞名,但是在抗戰期間,海陽人民是借鑒了外地經驗,才推廣了地雷這一武器。當時,平度大澤山區民兵創造了使用地雷的戰法。1943年,海陽推廣這一戰法。“地雷戰不和敵人正面對決,能夠很好地殺傷敵人,又保存自己,很適合民兵作戰。這一新事物很快為海陽民兵所接受。”海陽市博物館館長張真說。

趙疃村黨支部書記趙文欣今年57歲,小時候聽過地雷戰的故事。他對我們說:“當時趙疃村派民兵隊長趙同倫和民兵趙守福、趙乾江去學的。三人年輕又好學,又都有在山上埋炸藥炸石頭的經驗,很快學會了使用地雷。”1943年秋天,學成歸來的民兵隊長和兩名民兵,在趙疃村西南的路上埋下兩顆鐵雷,炸死炸傷日偽軍13人。首戰告捷,掀開了趙疃村轟轟烈烈的地雷戰序幕。與此同時,地雷戰在海陽全面開花,從靠近敵人據點的小紀、行村、大山等地擴展到全縣。

勇于接受新事物,今天的海陽人傳承了前輩的精神。

海陽在新時代的一個標簽是核電。我省首個核電站、全國首批將最新的三代核電技術從圖紙變成現實,海陽圍繞核電,形成了集研發、設計、設備制造和運營服務于一體的核電產業集群,并形成以核電為主的新興產業群。今年上半年,海陽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84.9%。

海陽核電園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高元華認為,海陽之所以能夠發展核電,除了地理條件符合要求外,還與這里的干部群眾勇于接受新事物有很大關系。

這么多年來,海陽核電一直順利發展著,繼1號機組和2號機組分別于2018年10月、今年1月投入商運后,目前3、4號機組現場已經具備開工條件,5、6號機組前期準備工作正扎實開展。

“沒有鐵雷造石雷” 

創新精神助“老樹開新花” 

“鐵雷不夠用,村里就發動大家造石雷。”趙疃村老民兵趙乾江的兒子趙克忠,今年54歲,一談起父輩出新招、想巧法打鬼子,充滿自豪。趙疃村滿山遍野是石頭,民兵們采來石頭,再按照‘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配方做好炸藥,把炸藥裝到石頭里做成石雷。

“新點子多了去了!”全國民兵英雄于化虎之子于永周,一談起這個話題同樣興奮。“敵人來排雷,我們就研究出‘子母雷’,起出母雷,子雷跟著爆炸;敵人讓老百姓在前面踏雷,我們就發明‘前踏后炸雷’,把群眾讓過去,專炸后邊的鬼子……聽我父親說,共發明了十余種雷、三十多種埋雷方法。”

“地雷戰精神飽含創新精神。”海陽市委書記劉宏濤說,“這深深融入海陽人民血脈,如今正推動我們進行產業轉型。”

海陽是全國三大毛衫生產基地之一、中國北方最大的毛衫加工生產基地。近年來由于創新不足、沒有自主品牌等原因,這一產業困難重重,企業數量由鼎盛時期的600家縮減為400家。

為走出困境,海陽首先從創新入手。2017年,市里投資5億元建立毛衫產業創新園,在創新園內建設候鳥式設計師小鎮,吸引國內外設計師進駐。現在海陽毛衫創意不斷,每年研發新式樣6000款。市里還推出一個創造性做法,利用地域名氣注冊“海陽毛衫”集體商標。“大樹底下好乘涼,很多企業依靠地域品牌迅速做大。”海陽毛衫產業協會副會長杜軍海說。此外,海陽毛衫還發展個性化生產、電商銷售。目前海陽毛衫企業已發展到近500家,紡織產業產值超過150億元。

“老輩們守住的家園, 

要發展起來才好” 

7月27日,趙疃村信號山下,我們拾級而上。77級臺階之上,地雷戰紀念碑巍然聳立,“地雷戰精神永存”七個大字遒勁有力。旁邊陵園里,趙守福等十多位英雄長眠于翠松之間。沒有了戰火硝煙,一切是那么平靜。

“在抗日戰爭中,海陽民兵誓死保衛自己的生存家園,共作戰2000余次,斃傷俘敵1500余名,創造出以弱勝強、以土敗洋的奇跡。”海陽地雷戰紀念館講解員陳同英的話,回響在我們耳邊。

“青山綠水,多美呀!”站在山上,趙文欣由衷感慨。“老輩們守住的家園,要發展起來才好。”順著趙文欣指的方向遠眺,記者注意到,穿村而過的一條柏油路格外顯眼。“那條路上也曾埋過地雷炸鬼子,也是條英雄的路。過去是土路,一下雨根本沒法走。”趙文欣說。去年依托美麗鄉村建設鄉村連片治理工程,村里修了3條柏油主路,出行方便多了。

路修好了,趙文欣又憧憬著利用地雷戰紅色資源,發展紅色旅游。“現在省里已經批復趙疃地雷戰遺址保護規劃,抗日英雄故居修繕一期工程也已順利完成,二期工程方案也已經出臺,信號山遺址展示利用方案正在制訂。下一步,將按照規劃推進工作。”

現在,海陽市正挖掘紅色資源,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推進紅色旅游。

一座新的地雷戰紀念館將很快建成。“新館展陳面積近4000平方米,采用沉浸式、聲光電等現代展陳形式,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海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林森說,為了豐富展陳內容,他們先后走訪91個村,采訪當事人或英雄后代830人,集中拍攝了13位老民兵英雄視頻資料。

與紀念館相隔10多公里的地雷戰旅游景區,于2007年投資2.7億元建成。這里是轟動全國的電影《地雷戰》的拍攝地。這個偏居小鎮的景區,去年接待游客20多萬人次。地雷戰旅游度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于杰說,他們還將不斷完善景區項目,吸引更多游客。

地雷戰元素遍布海陽全市。在質地細潔的海陽金色沙灘上,七組158米長、7米高的地雷戰主題沙雕巍然矗立。站在沙灘上,向前望,大海浪濤澎湃而來;回望趙疃村,歷史回聲隆隆不斷。這里的人民不也這樣嗎?正從歷史中汲取力量,大步向前走去!

英雄天福山“烽火”代代傳 

——重訪天福山起義發生地 

□本報記者 杜文景 彭 輝

威海市文登城區東20公里文登營鎮,天福山峰巒連綿、林木茂盛。山路兩旁高聳的虎皮松、保存完整的中共膠東特委臨時會議遺址、傲踞山頂的“天福山起義紀念塔”,仍訴說著那段膠東人民浴血奮戰的光輝歲月。

1937年12月24日,就在這座“英雄山”上,中共膠東特委創建了膠東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裝——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打響了膠東抗日第一槍。

時光荏苒,天福山革命精神生根發芽、代代相傳。如今文登區紅色產業框架不斷完善,文化旅游產業、西洋參產業蓬勃發展,界石鎮梧桐庵入選全國美麗鄉村示范村……新時代,紅色基因生機勃勃。

前有膠東十二姐妹 

今有女子民兵班 

了解歷史,才能理解歷史、回應歷史,才能更好地傳承。

“天福山起義不僅僅指1937年12月24日起義儀式當天,而是從這天直到1938年9月18日起義隊伍正式編入八路軍序列這一光輝歷程。”說起這段歷史,文登紅色膠東研究會會長許建中如數家珍。

1938年初,12名女青年同一天到達文登大水泊鎮,參加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成為著名的王氏十二姐妹。如今這段紅色故事還在延續——今年3月8日,天福山女子民兵班正式成立,主要擔負天福山起義革命歷史的日常講解任務。

講解員不同于一般的導游,必須要有以豐富的知識吸引人、充沛的感情感染人、得體的舉止打動人的本領,才能達到理想的解說效果。

建立圖書室、開展紅色調研、重走當年起義的路線……為更好地傳承革命精神,女子民兵班不斷深挖展板背后的故事,對革命的艱難理解得更透,對前輩的情感更深更濃。

“當聽了飽受風霜的103歲老人、劉福考烈士的遺孀王淑貞奶奶講述昆崳山紅軍游擊隊的故事,一個個英雄的形象越來越清晰。”女子民兵班副隊長田淑麗說,“之后再講解也由以前的生硬、缺乏激情,變得生動、富有感情。”

“女子民兵班每個人的講解詞都不一樣,都是根據自己對這段紅色歷史的理解編寫的,而且常講常新,針對不同的聽眾群體也不盡相同。”女子民兵班班長鄒瑰馥告訴記者,“經常在家里背詞串詞,連在一邊玩耍的孩子都會背了,背錯時還能給提個醒。”

7月中旬,記者蹲點采訪期間,茌平法院組織部分干警到天福山起義紀念館參觀學習。“聽了這段革命歷史的講解,很受震撼。”茌平法院執行局副局長王保軍說,“革命先輩用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一名基層法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堅決踏著烈士的足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離開紀念館時,田淑麗又開始接待下一個參觀學習團。“天福山是膠東的紅色地標,堪稱‘江北井岡山’……”講解詞回蕩在山林之間。

“全域紅”文化品牌 

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叮叮咚咚……清脆悅耳的風鈴聲隨風飄來,村口的茅草涼亭古韻悠揚,閉上眼睛深呼吸,空氣中滿是濕潤清甜的氣息。

7月18日,記者走進全國首批美麗鄉村示范村界石鎮梧桐庵,感受小山村的“紅色蛻變”。

以昆崳山革命紀念館為中心,結合周邊自然景觀和各色特產,形成特色旅游產業,梧桐庵村以此為村民謀福利。

“我們已經舉辦了十五屆昆崳山櫻桃節,今年我家四畝櫻桃賣了6萬元。”村黨支部書記于震國告訴記者,村里民宿、農家宴都很紅火,旺季時路兩邊停滿了車,長隊能排到村口幾十米開外。

坐落在村內荷花灣旁的一家民宿格外引人注目。村民張華霞是這家店的主人,“忙不過來的時候就把女兒女婿喊回來幫忙,今年民宿掙了4萬多元錢。”她告訴記者,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以來游客多了不少,全國各地都有。“櫻桃園加上民宿一年能有7-8萬元的收入,也不用外出打工了。”

從紅色基因中汲取能量,在深度傳承中煥發出新時代光芒,梧桐庵是文登區紅色文化傳承的一個縮影。

文登區圍繞天福山多處自然景點,優化休閑旅游路線,打造以紅色旅游體驗、休閑度假觀光為一體的復合型紅色旅游景區。東、西、中、南覆蓋文登區全域的紅色產業框架不斷完善。

按照“大整合、全對接、塑品牌”的紅色文化資源開發思路,文登區將紅色文化與其他文化資源、生態環境資源整合,與旅游產業及其他產業對接,不斷打造有影響力、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紅色文化品牌,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紅色基因激勵干部群眾敢闖敢干 

從8粒西洋參種子到5.5萬畝全國最大西洋參主產區,文登區創造了西洋參種植的奇跡。7月19日,記者采訪到了這一壯舉的傳承人王文水。

剛從廣東考察回來的王文水有些感冒,但一聊起西洋參,他目光也仿佛更加明亮。

1980年,王文水退伍回村。1981年,拿著岳父王繼振從省藥材公司帶回的8粒西洋參種子,一頭扎進試驗田。“從山上到山下大田試種,因為摸不清西洋參的生長環境,第一年試種失敗了。”王文水說,為了搞清楚原因,他和岳父王繼振整夜山上山下測量溫差,最終篩選出“含磷改良土壤”作為最佳土質,走出了農田試種西洋參的關鍵一步。

在王文水示范帶動下,西洋參種植以口子李村為中心在全鎮大面積推廣,現在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西洋參產區,占全國總產量的60%多,約占世界總產量的23%。

在政府部門主導下,2017年西洋參(文登)交易中心正式運營,在種植端,為參農提供指導服務,提供銷售平臺;在加工端,為市場提供優質的原產地產品。

進入新時代,文登人繼續傳承紅色革命精神,敢闖敢干,勇于擔當。在威海市首創“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探索建立重點產業項目“模塊并聯+容缺預審+承諾補齊+全程網辦”機制。德國生態健康飲品項目從拿到土地出讓合同到領取施工許可證僅用了5個工作日,刷新了威海市建設項目快速審批的新記錄。

在文登經濟開發區,邁士騰電子有限公司落戶時遇到擴大規模找不到合適地址等問題。了解這一情況后,開發區管委會五天內拿出了三套新址方案,現場辦公。從制訂方案,到順利搬遷,僅用了三個月,公司就已經開始滿負荷生產。

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表明源于“天福烽火”的紅色基因已融入文登人的血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化作了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的強大精神動力。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趙曼

主站蜘蛛池模板: xxxx欧美视频| 欧美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 蜜桃网在线 | 老师你怎么会在这第2季出现 | 欧美成人一区免费视频 | 日本视频免费看 | 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 黄色羞羞 | 欧美性色大片 | 超碰97人人艹 |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爽毛片 | 女人裸体让男人桶全过程 | 久久精品视频3 | 欧美国产第一页 | 久草最新网址 | 一级做受毛片免费大片 | av电影在线播放 | 日本成年免费网站 | 99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久草在线手机视频 | 99亚洲| av电影免费看 | chinesegv男男猛男无套 | 美女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欧美成年性h版影视中文字幕 | av在线成人 | 国产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免费毛片在线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国产999视频在线观看 | 黄色成人短视频 |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看 | 美国一级毛片片aa久久综合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wwwxxx视频 | 亚洲国产资源 | 欧美1区2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 狠狠色成色综合网 |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