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抗日戰爭大事記
1937年
春,中共中央為了適應即將到來的抗日戰爭新形勢的需要,要求各地黨組織選送一些進步青年知識分子去延安學習,以培養革命干部。濟南鄉師黨支部先后送學生丁萊夫、尤維武、劉登岫和教職員張奉先、曾紹敏、陳季華、周銘三、張承印等10余人去延安。
春,東北大學學生在東北救亡總會的領導下,乘車赴南京請愿。途經濟南時,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長林浩等以山東省學生聯合會的名義,組織濟南各校學生代表到車站慰問,并在車站召開千人以上的歡迎大會,聲援東北大學學生的請愿斗爭。
4月,中共中央派彭雪楓來山東進行統戰工作。
7月7日夜,日軍蓄意制造的盧溝橋事變爆發,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全國性抗日戰爭開始。次日,中共中央向全國發出《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
7月中旬,中共山東省委書記黎玉從延安返回山東,在濟南召開會議,研究了如何領導山東人民進行抗戰的問題;決定組織抗日游擊隊,發展抗日救國民眾團體,編發不定期刊物《齊魯文化》,以加強抗日宣傳。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中共山東省委由黎玉、林浩、張霖之組成,黎玉任書記。
8月20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于湖北老河口設立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蘇北及魯南地區劃為第五戰區。
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陜北洛川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中央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和《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關于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命令》,宣布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葉劍英為參謀長。轄一一五師、一二○師和一二九師。
8月31日,日本華北方面軍成立。寺內壽一為司令官。
8月,中共中央北方局發出指示,要求黨員“脫下長衫,參加游擊隊去”,發動游擊戰爭,堅持敵后抗戰。
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次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對中國共產黨宣言的談話》,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9月 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共津南工委、魯北特委和其他各縣黨組織,在冀魯邊區舉行了不同規模的武裝起義。本月,各支起義部隊在鹽山舊縣鎮的圣佛寺匯合,成立了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中共山東省委派干部加強了對這支部隊的領導。
9月,在山東省委的協助下,八路軍代表張經武和張友漁等多次與韓復榘談判,達成幾項協議:釋放在押政治犯;成立第三路軍政訓處;開辦第三路軍政治工作人員訓練班。三項協議的達成,標志著山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9月,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山東省隊部成立。在中共山東省委的領導下,“民先”山東組織與濟南“平津流亡學生會”一起,進行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宣傳,接送和動員平津流亡學生參加抗日工作,開展救亡工作。
9月,中共山東省委制定發動抗日武裝起義和組織抗日武裝的10條綱領。10月上旬,山東省委在濟南召開會議,決定在山東各地分區發動抗日武裝起義,按東西南北中將山東劃分為十來個地區,在冀魯邊、魯西北、膠東、魯中、泰西、魯東、魯東南、魯西南等地建立10個軍或10個支隊。
9月30日上午,日軍侵入山東境內,此后沿津浦路南下,一路燒殺淫掠,無惡不作。11月16日,韓復榘下令第三集團軍各部撤過黃河,并炸毀黃河大橋,魯北地區遂淪入敵手。
10月,中共魯西特委與國民黨山東省第六區專員范筑先結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同年11月,中共魯西黨組織在堂邑發動組織的一支抗日武裝改編為山東省第六區抗日游擊第一大隊,洪濤任隊長,李福堯任指導員。1938年1月,以第一大隊為基礎,組建山東省第六區游擊司令部第十支隊。
11月19日,日軍侵入臨清、高唐等縣,范筑先在共產黨員的力勸下,堅持魯西北抗戰,并發布“皓電”。此舉震動全國,振奮了魯西北民眾的抗日熱情,標志著魯西北中共地方黨組織和范筑先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12月18日,日本參謀本部命第二軍攻占濟南,而韓復榘已定下退逃計劃。23日,日軍進攻濟南,韓復榘向泰安、兗州方向撤退。27日晨,孫桐萱二十師未放一槍全部撤走,日軍不戰而得濟南。
12月24日,中共膠東特委在理琪等人的領導下,在文登縣天福山發動了抗日武裝起義,成立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1938年1月,膠東特委派委員林一山到威海開展統戰工作,舉行了威海起義,部隊編入第三軍。1938年3月8日,掖縣縣委發動玉皇頂起義,起義武裝一舉攻克掖縣城,活捉偽縣長,起義部隊定名為膠東抗日游擊第三支隊,鄭耀南任支隊長,張加洛任黨委書記。
12月26日,共產黨員姚仲明、廖容標、趙明新受中共山東省委委派,在長山縣中學校長、愛國進步人士馬耀南的積極支持下,在長山一帶黑鐵山舉行抗日武裝起義,成立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
12月27日,青島市長沈鴻烈下令炸毀日本紗廠機器設備,并鑿沉中國海軍第三艦隊全部艦只。次日,全體機關人員、軍警撤出青島。1938年1月10日,日本海軍陸戰隊在沙子口登陸,進入青島市區,青島失陷。
12月29日,中共魯東工委和壽光縣委在壽光縣牛頭鎮組織領導抗日武裝起義,建立了八路軍魯東游擊隊第八支隊,馬保三任司令員,張文通任政委。同年冬,魯東工委在濰縣、昌邑北部組織抗日武裝。1938年1月27日,發動了濰縣蔡家欄子起義,成立了八路軍魯東游擊隊第七支隊,王培漢任司令員,鹿省三任政委。同年2月14日,發動了昌邑瓦城起義,部隊編入七支隊。
12月29日,偽濟南治安維持會成立,次年1月1日正式掛牌,馬良任會長。
年底,山東省委恢復和新建的黨組織有魯西、魯北、膠東3個特委,魯中、魯東、魯西南3個工委和淄博礦區工委、濟南市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