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1月(農歷十月),泰西軍分區后方醫院衛生所(前身為岈山醫院,群眾稱“馬家堂后方醫院”,院部設在空杏寺)進駐馬堂村,設在位于半山腰的村民張曰然家里。衛生所有醫生、護士和行政人員30余人,李公奮任所長兼主治醫生,收治傷病員50余名,分別安置在馬家堂村23戶農民家里。為保證安全,醫護人員同群眾一起在半山腰張曰然家的下院屋后墻上修建了一條長8米、寬1.3米的夾壁洞,藥品和醫療器械放在里邊,情況緊急時還能隱藏10余人。在村外山峪有5處人工修造的山洞,利用自然山坡用石塊砌成,洞口是一道大石崖很難發現。當時,軍分區修械所設在村民周慶豐家,由王四、王五兄弟2人負責(又稱鐵匠四、鐵匠五),有10多支待修的槍支藏在周慶豐家的一個石洞里。
1941年5月(農歷四月底)的一天,漢奸周慶東利用回家探親之際,刺探到衛生所、修械所的秘密,報告了駐兗州日軍。6月16日(農歷五月三日)夜,駐兗州日軍糾集大汶口、東向、邊院、安駕莊等據點的日偽軍共400余人,由漢奸周慶東帶路直撲馬家堂村。次日凌晨,日偽軍包圍了馬家堂村,在村外三面山頭的制高點上架起機槍、小炮,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開始了。
原軍分區后方醫院政委趙其林同志起床后,剛想服藥,房東老大爺氣喘吁吁的跑來說:“老趙!不好了,來隊伍了……穿著綠軍裝。”趙其林判斷是敵人來了,立即向門外跑去,在門口碰上了所長李公奮和兩名護士。李公奮說:“情況緊急,得趕快突圍。”于是,趙其林和兩名護士向北突圍。他們憑借熟悉的地形,跑跑停停,終于沖出了敵人的封鎖,經雨山村安全到達醫院院部。所長李公奮同志躲在東山溝的一處石崖下隱蔽起來,躲過了敵人的搜索。還有一名衛生員跑到街西頭的打麥場里,被兩名早起曬場的婦女用麥秸掩藏起來,躲過了敵人的搜捕。一名隱藏在村民周傳溫家里的傷員被敵人抓到后,用刺刀刺傷了頸部,昏倒在地,敵人以為他已經死了,便揚長而去。后來在群眾的精心掩護下轉危為安。藏在山洞里的王四、王五被敵人拖出洞后,同敵人奮力搏斗,終因寡不敵眾,身中刺刀后被俘,在押往兗州的途中,他倆趁敵不備,跳車逃脫。分住在5個山洞里的20多名重傷病員,全部被日偽軍用手榴彈炸死。96名傷病員和工作人員,除6人脫險外,其余或在突圍時犧牲或被俘。
馬家堂慘案調查座談紀要
參加座談人員:周長興(原村支部書記,58歲)、周傳俊(農民,69歲)、張曰然(農民,82歲)、周傳溫(農民,74歲)、周傳良(農民,69歲)、聶惠蘭(黨員,原婦救會長,66歲)。
八路軍的后方醫院是民國二十九年十月(公歷1940年11月)來馬家堂村的。我們村有20多戶住了傷員,共有傷員四五十人。輕傷員住在群眾家里,重傷員住在山洞里,山洞有5個,第二年農歷五月初四(公歷1942年6月16日),邊院、安駕莊的日偽軍來我村破壞了醫院。
張曰然:當時,醫院設在俺家,有十幾個人。俺家有兩個院子,上崖一個院,有兩間屋,下邊一個院,也有兩間屋。在下邊院子的屋后墻后面有個夾道,醫院的同志說,這是個好地方,便利用夾道壘了個洞,長一丈多,寬二尺多,能放東西,也能藏人。五月初四這天,敵人在俺家門口放上炸彈,把兩間屋的屋頂都炸飛了。東面的山洞敵人也放上了炸彈,重傷員都被炸死了,死的很慘,不敢看。修械所的王四、王五藏在山洞里,被敵人拖出來,刺了一刀,渾身是血被帶走了。后來,他倆在安駕莊南跳汽車逃跑了。還有一個姓韓的傷員住在周傳溫家,被敵人刺了一刀,倒在地上,敵人以為他死了,就走了。老韓在群眾的照應下慢慢地好了,后來轉到別的醫院去了。
周傳俊:那一天,我在莊西南的地里拔麥子。敵人說我是八路軍就綁了起來,同時還有周傳玉、周傳錄、張曰賓、周慶更。張曰賓、周慶更被帶到邊院敵據點,受盡了酷刑后放回。我們3人被帶到兗州,在監獄里住了幾個月,我是賣了二畝大地花錢贖出來的。周傳玉是共產黨員,他始終未暴露,過了半年多才放回來。馬家堂村群眾的財物被敵人搶光了,除好東西外,連針線也被敵人搶去。周茂富的妻子就是因為與敵人爭奪送終的衣裳,挨了一刺刀,后得破傷風死了。全村的小車被搶得只剩下一輛了。
周長興:這次事件是漢奸周慶東告的密,他在兗州日本憲兵隊當特務,將醫院的情況報告了兗州的鬼子,他帶領敵人來的,將傷員住的山洞和醫院設在哪里,都告訴了敵人。1946年8月,人民政府在小王莊召開大會,將他處決了。
周傳溫:醫院遭敵特破壞是1941年農歷五月四日。是由馬家堂村在兗州日本憲兵隊當特務的周慶東向敵人告密后,兗州、邊院等敵人直奔馬家堂村。那次事件,村民張曰安、周慶更被抓到邊院敵據點,灌石灰水后晚上放回來。周傳錄、周傳俊、周傳玉被抓到兗州罰勞力,后來才放回來。
醫院共有傷員50余人,食宿都在群眾家里,重傷員白天住在村里,晚上都送到東山洞里,還有的傷員住在北胡家莊。醫院工作人員有20余人。那次事件中日偽軍來了500多人。醫院住的的房屋被炸破,群眾的財物被搶光。
趙其林同志的回憶
泰西軍分區后方醫院原駐岈山,因泰西形勢惡化,于1940年五六月間遷到空杏寺。馬家堂村駐有我后方醫院的一個衛生所。
我原任泰西軍分區后方醫院政委。1941年5月下旬,我因患肺炎,從南尚任住進了馬家堂衛生所。這個所有工作人員30余人,傷病員50多人(輕傷員住在群眾家里,重傷員住在山洞里),共92人,衛生所所長兼主治醫生叫李公奮(東北人),管理員姓葉,兩口子都在衛生所工作。
1941年農歷五月四日早晨,我剛起來,房東大爺對我說:“來隊伍了。”我問他:“穿什么衣裳?”他回答說:“穿綠軍裝。”我知道是敵人來了,連忙往外跑,在門口碰到李公奮和兩個戰士。他說情況緊急,得趕快突圍,我和兩個戰士向北沖去。這時,敵人已經占領南山和東山的制高點,用交叉火力封鎖了道路。我和兩個戰士跑跑停停,竟奇跡般地沖出了包圍圈,經雨山村回到了空杏寺醫院院部。
中午,估計敵人已經撤走,我經胡家莊回到了馬家堂。見到所長李公奮和一個衛生員。原來李公奮跑到東山溝一個石崖下隱蔽脫險,衛生員在莊西場園里被兩位大嫂用麥秸蓋住掩護脫險。我們查看了在山洞里隱藏著的20余名重傷員,結果無一幸存,全部被敵人炸死了。這次事件中,共犧牲了30多人,被敵人捕去50多人,只有很少的人脫險。
事后得知,這次敵人偷襲馬家堂,是我住的房東的干兒子(在兗州干偽事)報告給敵人的。兗州的敵人夜間在大汶口下車,集合了大汶口的敵人,來到邊院后又集合了邊院的敵人一起來偷襲的。
(摘自中共泰安市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委員會編:《歷史的控訴》,濟南出版社出版,1993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