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功臣(1907―1942),原名世勛,字功臣,又稱馬功岑,山東濮縣人。1931年,在縣立簡易師范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任小學教師, 參與成立濮縣小學教員聯合會。曾任中共濮縣北區區委書記和縣委宣傳部長。1936年冬,任中共濮縣縣委書記、魯西特委組織部部長。1937年“七·七”事變后,奉命到冀魯邊區組織起一支抗日游擊隊。1937年年底,該游擊隊與八路軍某部四支隊合編,1938年4月調任支隊民運科長。1938年5月調任邯鄲縣抗日大隊隊長、邯鄲抗日民主政府縣長,與民眾同甘共苦,先后組建了區小隊、縣大隊,并率隊出擊敵人。在突襲黃粱夢敵據點戰斗中,打死日軍10名,繳獲輕機槍1挺、擲彈筒1個。曾被冀南行政公署授予“模范縣長”稱號。1940年調任永年縣長,1942年4月又調任永(年)肥(鄉)縣長。在永肥縣任內,根據當地情況組織“保護壯丁游擊隊”,頻繁出擊敵人,使14個敵占村很快變為游擊根據地,同年被冀南行署授予“模范縣長”稱號。1942年12月25日,率縣政府部分人員和縣大隊一部于行動中被敵軍包圍。突圍中身負重傷。為掩護其他人員撤離,即撕毀所攜文件,并將敵人引向自己。最后舉槍自戕,以身殉國。為紀念他,曾將永肥縣改稱為功臣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