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聘之(1903—1940),字詔三,茌平縣大桑鄉袁家樓人。1925年,在聊城省立二中高中畢業后,考入北京法政大學。為尋求救國救民之路,毅然轉學考入國民黨黃埔軍校第五期,1927年隨軍參加北伐。1929年為了繼續深造,他入北平大學法學院攻讀。1934年畢業后,先后任北平山東中學教員、山東省立惠民鄉村師范及濟南高級中學訓育主任、江蘇南通學院講師等職。1937年“七·七事變”后,先后擔任山東省軍事整編處參謀長、山東省第一區行政督察特派員等。1938年12月調任山東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翌年1月又兼任山東保安第22旅旅長、少將。時魯西地區日偽氣焰十分囂張,四邊各縣縣城相繼淪陷于日寇,形勢十分惡劣。袁聘之為了抗日,不畏艱險,僅帶隨員數人,慨然赴任。上任后,四處奔走,先后恢復并建立了四區各縣抗日政府。并甘冒風險,到各地收編民團和國民黨的散兵游勇,擴大抗日武裝。在短短15個月中,與日偽作戰27次,殲敵600余人。1939年3月,在著名的臨清呂堂戰役中,擊斃日軍淺野少將司令(淺野曾參加過上海戰役、臺兒莊戰役和鄂皖會戰。因在侵華戰爭中“功勛卓著”,日本天皇授其“常勝將軍”獎章),使日軍的囂張氣焰大大受挫。1940年3月,袁聘之奉命率22旅一部南撤,轉戰于河南寧陵一帶,與日軍周旋,作戰十分艱苦,終因寡不敵眾,于29日在毛家樓陷入日軍重圍,在激戰中袁聘之身負重傷,為民族興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年僅37歲。后被民政部追認為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