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誥(1914-1939)山東淄博四寶山鄉曹村人,中共黨員。參加黑鐵山起義任抗日“五軍”五中隊一分隊隊長后任八路軍山東縱隊四支隊連長、營長,1939年在淄川口頭戰斗中,不幸陣亡。
1934年,立誥因生活所迫離開家鄉到青島謀生。不久,沈鴻烈的海軍陸戰隊招兵,為糊口,立誥補名當了號兵。三年后,返回家門。 1937年12月間,國民黨桓臺縣保安團百余人竄到曹村,征糧派捐,禍害鄉民。為除掉保安團,周立誥秘密組織了一支青年農民武裝,兵分三路,將敵人分割包圍。全部解除了敵人的武裝。生俘保安團長以下官兵110余人。1938年1月初,周立誥率領60多名青年,攜帶槍支趕到太平莊,加入到黑鐵山起義的隊伍,被編為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五中隊,擔任了第一分隊長,并于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6月下旬,周立誥奉命率五中隊到大昆侖打游擊。他會同各分隊長制定了炸毀昆侖大橋誘敵出巢、設伏柳杭村的作戰方案。7月2日夜,戰斗打響,昆侖大橋被炸,日軍頭目柴田三郎大為震驚。1939年春,周立誥所在的五中隊被整編為八路軍二支隊一團三營九連。是年3月,周立誥率九連直插博山城北的簸箕掌村。敵人聞訊后,慌忙調集300余名偽軍追至村頭。周立誥臨危不懼,命令全連開火,勝利突圍,打得敵人潰不成軍。途中,他們連又俘虜了盤踞在東礬場的偽軍一個排。一日兩戰,共斃傷和生俘敵人百余名,打出了威風,震懾了敵人,鼓舞了人民。從此,周立誥帶領的九連,被譽為“鋼九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