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元,1916年8月生,河北省文安縣勝芳鎮人。1930年9月考入天津南開中學。受革命思想的影響,他秘密參加進步組織讀書會和北方拉丁化新文學促進會。曾主持出版新文字刊物《活路》,并多次在天津《益世報》上發表揭露和批判舊社會的文章,被推選為南開中學學生會負責人。1935年5月,天津學生舉行愛國示威游行,他舉著抗日旗幟走在游行隊伍的第一排,與警察進行了英勇搏斗。1936年4月初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夏考入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
1937年七七事變后,張炳元積極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北平失陷后,輟學回到天津,天津失陷后到達濟南,考入韓復榘舉辦的第三集團軍政治工作人員訓練班。同年10月,張炳元作為政訓服務員之一來到聊城,被派往茌平縣政訓處任政訓服務員,后任政訓處黨支部書記。年底,被調到莘縣政訓處。1938年2月初,首屆中共莘縣縣委成立,張炳元任中共莘縣縣委書記。在張炳元的領導下,莘縣的抗日救亡運動迅速高漲起來。但是,1938年11月17日“莘縣事變”后,形勢急劇惡化,縣長呂世隆被殺害,張炳元被迫輾轉來到冠縣,在莘冠邊界一帶堅持斗爭。
1939年1月,中共魯西北地委成立,張炳元任地委書記,卓有成效地領導了魯西北革命工作。地方封建勢力、國民黨反動派對他無比嫉恨,尋機暗殺。7月13日晚,地委機關駐朝北化莊(現屬莘縣王奉鎮)。忙碌了一天的張炳元等地委工作人員在一家老鄉屋里的門板上入睡。次日黎明時分,受國民黨山東省第六區專員王金祥的指使前來進行暗殺行動的特務營長馬澤遠等人,摸進地委機關人員居住的院子,將張炳元槍殺。(莘縣縣委黨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