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巴黎和會,竟然接受日方代表的提議,將德國在山東竊取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由此引發了全國規模的五四愛國運動。山東各界公推孔祥柯和許漢章為民間代表,向中國專使和巴黎和會請愿。
巴黎和會會場
上海出版的揭露北京政府親日派官僚賣國罪行的小冊子
五四運動中,山東請愿團在北京新華門請愿時的情形
1918年下半年,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敗局眼看就要來到。然而,德帝國主義并不甘心就此認輸,還想做最后的掙扎。 10月,德國軍隊首腦命令基爾港的艦隊出海同強大的英國艦隊決戰,并且聲稱,如果戰敗,艦隊就不要回來了。這無疑就是把海軍官兵作為炮灰,并斷絕了他們的生還之路。 水兵們憤怒了!11月3日,8萬名水兵在基爾工人的支持下發動了起義。他們熄滅了軍艦的爐火,拒絕再出海作戰送死。反動軍官拘捕槍殺水兵,激起了水兵們的無比義憤,他們拿起了武器,鎮壓了反動軍官,奪取了艦艇。消息傳開,基爾工人也發動了總罷工,支持水兵的行動。起義的人們占領了政府機關,很快控制了基爾港地區,宣布成立工人和士兵代表蘇維埃。 德國11月革命開始了! 從11月5日到8日,漢堡、不來梅、萊比錫、慕尼黑等地都發生了武裝暴動。11月9日,在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左派組織斯巴達克團的領導下,柏林的工人、士兵舉行總罷工和武裝起義,占領了警察局、郵局、火車站和國會,成千上萬的武裝群眾涌向了德皇的老窩皇宮。 魂飛膽破的德皇威廉二世趕忙宣布退位,然后倉皇逃往了荷皇宮廣場上,萬眾歡騰,群情振奮。一面鮮艷的紅旗在皇宮陽臺上升起。紅旗下站著起義的組織領導者。 “從今天起,德國將是自由社會主義共和國!”站在皇宮陽臺上的著名革命家卡爾——李卜克內西莊嚴地宣布。他強烈譴責德國反動政府的戰爭政策,號召人民以十月革命為榜樣,立即建立蘇維埃政權,并大聲疾呼:“德國必須由人民自己來管理!” 接著,另一位起義組織者羅莎·盧森堡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演說。人們被她的話語激勵著,廣場上不停地爆發出口號聲和歡呼聲。 隨后,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帶領著群眾,走上大街,開始了聲勢浩大的游行。 這時,德國反動分子也在積極地活動著,德國社會民主黨右派頭子艾伯特勾結資產階級,從皇室巴登親王的手里接過權力,宣布成立“自由德意志共和國”,并組成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在革命的緊急關頭,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等人領導的社會民主黨左派斯巴達克團,成立了德國共產黨。他們二人擔任了黨的領導工作,并創辦了《紅旗報》,同艾伯特為首的反動派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 德國共產黨向人民發出了戰斗的口號:“全部政權歸蘇維埃!” 1919年1月,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領導了柏林工人武裝起義。艾伯特政府調集來大批軍隊沖向柏林,進行血腥鎮壓。由于起義準備不夠充分,敵我力量過于懸殊,反動軍隊攻進了柏林,工人武裝英勇奮戰,血灑街頭,起義最后失敗了。反動政府開始了大屠殺。特務機關懸賞10萬馬克,高價索購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的首級。白匪軍警在全城展開搜捕。由于叛徒告密,1月15日,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在避居的地下室里被捕。 艾伯特之流高興至極,但又不敢公開殺害兩位革命領袖,于是,便策劃了一場卑鄙的謀殺事件。 當晚,被打得遍體鱗傷的李卜克內西被押赴監獄。半路上,白匪軍官把他推下車,從背后向他開了槍,之后造謠說他是在逃跑中被打死了。與此同時,反動分子又殺害盧森堡,并將她的尸體投入了蘭德維爾運河。直到5月31日,才被人們找到。6月13日,德國工人將盧森堡安葬在埋葬著李卜克內西和另外32名被害工人的柏林弗里德里希墓地。 艾伯特臨時政府的血腥屠殺,更激起了全國工人的反抗。3月間,柏林工人再次舉行總罷工。4月13日,德國共產黨又在巴伐利亞建立了蘇維埃共和國。由于工人階級的英勇斗爭,巴伐利亞共和國直到4月下旬才被鎮壓下去。 1918年11月開始的德國革命雖然失敗了,但它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揭露了社會民主黨的反革命面目,誕生了德國共產黨,仍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鎮壓了革命的艾伯特政府宣布德國為聯邦共和國,艾伯特出任總統。艾伯特死后,興登堡又登上總統寶座。德國更加快了擴軍備戰步伐,并扶植了希特勒上臺,使德國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1918年11月11日凌晨5時,巴黎東北貢比涅森林的雷通車站。德國以外交大臣為首的代表團走上聯軍總司令、法國元帥福煦乘坐的火車,簽訂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的條約。停戰的條約是十分苛刻的,它包括: 14天內德軍撤出在這次戰爭中占領的法國、比利時、盧森堡的領土,還有在普法戰爭中所占領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 一個月內將萊茵河以西的德國領土,以及萊茵河以東30公里的德國領土交給聯軍; 交出巡洋艦、戰斗艦、驅逐艦、潛水艇234艦,空軍全部飛機,500門大炮和大量槍支彈藥; 德國交出316.8億美元的戰爭賠款(德國拿不出這么多,后一再削減,成為7.14億美元); 德國要交出性能完好的火車頭5000個,車廂15萬個,卡車5000輛…… 戰爭結束了,如何分享這些勝利果實呢? 1919年1月18日,在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召開了分贓的丑劇——巴黎和會。 參加巴黎和會的各國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權代表70人,后改為“四人會議”,即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列孟梭和意大利首相奧蘭多。后因意大利在大戰中作用不大,本國底子又薄,被英法冷落一邊。所以實際上又變為“三人會議”,他們是巴黎和會的三巨頭,也是主宰者。 為了索取戰敗國的賠款,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克列孟梭吵得不可開交。 “你們法國拿50%,我們英國得30%,怎么樣?”“不行,絕對不行!這次大戰,法國損失最大,我們應該得58%。” “太過份了,我們不同意。” “那我們也不同意。”已經78歲的克列孟梭,雖已滿頭白發,但仍像只野獸般兇猛,真不愧他的“老虎總理”的外號。而勞合·喬治也百般糾纏,一點兒都不犧牲自己的利益。 美國總統威爾遜只好在英法之間周旋,忙著打圓場:“我們美國一分錢都不要。你們兩國都犧牲些,讓別的國家也得點好處,法國得56%,英國得28%,這樣可以嗎?” 克列孟梭厲聲喊著:“可以。但法德邊界得以萊茵河為界:除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外,德國的薩爾區也歸我們!”如果法國得到薩爾區,就意味著他控制了歐洲最重要的軍事工業區,將來可以在歐洲大陸稱王稱霸。對這點,英國和美國當然不同意。他們從1月吵到4月,誰也不肯讓步。威爾遜和克列孟梭都以退出和會來要挾對方。 三個人經過無數次的爭執和討價還價后,終于有了結果:英國得到了國際聯盟所規定的委任統治制度下擁有1000萬人口的領土,法國得到750萬人口的地區,日本也得到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屬地,而美國的“門戶開放”原則也得以通過,美國的商品與資本可以進入這些地區,實行機會均沾,大家都有好處分享。 除分贓外,巴黎和會還有別的議程。主要是: 密謀扼殺新生的蘇維埃俄國,決定對蘇俄實行經濟封鎖。籌組國際聯盟來反對列寧創建的共產國際。國際聯盟指揮各國反動派向革命人民進行血腥鎮壓,同時重新瓜分德國原有的殖民地。 6月28日是巴黎和會的最后一天,也是全體戰勝國在和約上簽字的一天。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代表沒有出席會議,拒絕簽字。 原因何在呢? 原來,巴黎和約里有三條是關于中國的。即戰前德國侵占的山東膠州灣的領土,以及那里的鐵路、礦產、海底電纜等,統統歸日本所有。 本來中國當時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作戰,曾把支援協約國大量糧食,還派出17.5萬名勞工,犧牲了2000多人。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索回德國強占的山東半島的主權,這是順理成章的事。但英美法卻做主要送給日本。而賣國求榮的中國的北洋軍閥政府都準備簽字承認這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中國人民忍無可忍,終于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 在全國人民的支援和影響下,中國代表團向和會提出兩項提案: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取消日本強迫中國承認的《二十一條》,收回山東的權益。 但提案被否決了,而賣國的北洋軍閥卻命令中國代表團在和約上簽字。6月27日清晨,在巴黎的華工和中國留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6月28日,三萬多華人齊集在中國代表團的住所外面。 “不能簽字!”三萬人發出了一個共同的呼聲。 “誰簽字,就打死誰!”十五名敢死軍的青年準備以自己的鮮血和頭顱去捍衛中國的尊嚴和權利。 中國代表團終于發表了一項聲明:“山東問題不解決,我們決不在和約上簽字!” 所謂的巴黎和會并沒有解決帝國主義之間爭奪殖民地的矛盾,對戰敗國德國的苛刻的勒索,也埋下了復仇的種子,法國元帥福煦事后說:“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休戰。”歷史無情地嘲笑著巴黎和會。1939年9月,希特勒再次在歐洲掀起大戰,距巴黎和會正好是20年零兩個月!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災難和痛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