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梅協定”談判現場
1935年7月6日,南京政府親日派首領何應欽復函日本天津駐屯軍司令梅津美治郎,接受日方要求,同意取消河北境內的國民黨組織,撤出河北境內的中央軍,取締一切反日團體和反日活動,史稱“何梅協定”。之后,日本侵略者及大小漢奸開始大肆鼓噪“華北五省(河北、山東、山西、察哈爾、綏遠)自治”。日軍曾多次派人拉攏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均被拒絕。
在日軍的壓力下,南京政府被迫下令撤銷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和行政院北平政務整理委員會,于1935年12月18日,成立以宋哲元為委員長,由日方推薦的王揖唐、王克敏等為委員的“冀察政務委員會”,使冀察兩省實際上置于中國行政區域之外。
冀察政務委員會成立后,“華北自治”告一段落。日本對華北政策隨之發生了新的變化,總體上則暫停了軍事侵略,采取了“不取其名而取其實”的手段,妄圖從政治、軍事、經濟上緊密控制冀察當局。采用其慣用的陰謀手法,先由交通經濟入手,企圖使“成為張作霖時代之東北”。
日本帝國主義企圖借“自治”的名義達到吞并華北的目的。中華民族的危機已到了空前嚴重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