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_黄色免费在线观看网址_亚洲免费在线看_亚洲成人一区在线观看_黄色四虎_亚洲爽爽

手機APP微博二維碼

膠東地區建抗日民主政權 開創抗日新局面

2015-06-26 10:40:00來源:威海晚報作者:黨史

  圖為榮成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資料片)

  1939年至1940年,針對日本侵略者的進攻,中共膠東區委根據中共山東分局部署,制定了放手發動群眾、發展抗日武裝、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建立山區抗日根據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爭取在各個方面取得優勢的對敵斗爭方針。中共東海特委為堅持抗戰,做出兩個決定:一是發展擴大人民抗日武裝,積極開展反掃蕩斗爭;二是放手發動群眾,成立抗日民主政權和群眾抗日組織,建立抗日根據地,堅持長期抗戰。

  奮勇打擊日頑 建立抗日根據地

  東海第二次抗日武裝起義后,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與日軍在整體力量對比上,仍處于劣勢。但由于日軍兵力不足,無法控制每一個鄉村,從而為新生的抗日武裝留下了較為廣闊的活動空間。

  1940年9月11日至14日,日偽軍在抗日軍民打擊下,先后撤掉滕家、崖頭、崖西頭3個據點,從此,滕家至偉德山前一帶成為榮成縣的抗日中心根據地。1941年1月8日,為反擊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山東縱隊第五旅和東海指揮部所屬部隊向盤踞在昆崳山區的“抗八聯軍”鄭維屏、王興仁、叢鏡月、趙漢卿等部發起猛烈進攻,一舉解放昆崳山區,文登、牟平兩縣根據地聯成一片。

  推行“三三制” 完善各級抗日民主政權

  抗日根據地的鞏固擴大和人民群眾的支持,為抗日民主政權建立奠定了基礎。在中共東海特委(1940年5月改為中共東海地委)和各縣市委領導下,從1940年4月開始,威海各級抗日民主政權先后建立。

  1940年4月9日,榮成縣委在崖西后高家莊村召開了全縣各界人士代表會議,參加會議的各界代表30余人,會上成立了榮成縣抗日民主政府,選舉曲顯明為榮成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縣長。民主政府轄6個區公所。1940年8月,在四區(俚島)北花園村召開了榮成縣臨時參議會,王可舉和鞠維忠當選為正、副參議長。自此,榮成縣縣級政權建立并逐漸完善起來。至1940年10月,榮成縣建立村級政權614個,占全縣總村數的88%。1941年上半年,榮成縣先后對縣、區、村三級政權按“三三制”原則進行改造,使之更加適應抗戰需要。1942年2月,根據膠東區行政聯合辦事處關于“劃小區建立行政村,方便對敵斗爭”的指示精神,榮成全縣劃為12個區和1個鎮。

  文登縣抗日民主政府于1940年6月1日在東圈村建立,于甌江任縣長。民主政府轄5個區公所。6月28日,文登縣臨時參議會召開,選舉林賢亭和叢玉亭為正、副參議長,完善了文登縣的縣級政權。文登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抓緊時機,建立區、鄉、村級民主政權,到1940年底,全縣6個區,除二區因系日偽軍占領外,其它區、鄉、村各級政權基本建立。1941年2月,為適應戰爭需要,全縣劃為8個區、61個鄉,61個鄉中有54個鄉為抗日民主政府控制。

  1941年12月,析文登縣置文東、文西兩縣。文東縣劃為12區和1個鎮,區、鎮分別建立了區公所和鎮公所,絕大部分鄉、村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文西縣轄13個區,除十三區為敵占區外,其它12個區全部建立了區公所,絕大部分鄉和村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

  威海衛黨組織和抗日武裝經過幾年的艱苦斗爭,到1940年6月,威海衛抗日根據地已擴大到橋頭、港西、草廟子三個區的80余個村,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的條件已經具備。中共東海地委派劉田、徐啟明到威海衛與中共威海工委研究籌建參議會。由于威海境內日偽軍據點密布,籌建工作不得不在威海與文登交界處的西字城、溝于家、彭家埠一帶進行。

  1940年8月26日,威海衛臨時參議會第一次會議在文登縣埠嵐村召開,出席會議的有威海衛各抗日群眾團體代表與地方開明紳士,會上,罷免了威海衛管理公署專員鄭維屏的職務,推選劉玉琳任臨時參議會參議長,王本當選為副參議長。同日,威海衛行政辦事處(縣級政權)在文登縣溝于家村成立,叢振東任主任。行政辦事處轄草廟子、港西、橋頭3個區公所80余個村。至年底,又在羊亭、鳳林兩個區建立了44個村級民主政權,里口區公所也開始建立。

  牟海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于1941年3月7日在牟平九區徐家村召開,與會代表121人,選舉孫傳祝、楊小斑(民主人士)為正、副參議長,推舉滕民生為牟海行政公署主任,建立牟海縣第一個抗日民主政權——牟海行政公署。至此,正式設置了牟海縣,隸屬東海專署。牟海行署轄7個區公所52個鄉,共計678個村。1941年7月,牟海行署主任滕民生調膠東區工作,王靜安任牟海行署主任。

  1942年春季,為適應對敵斗爭需要,牟海縣重新進行了區劃,將全縣7個區劃為13個區,并撤銷了鄉級政權。

  各級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為抗日武裝提供了經濟和政治保障。抗日武裝站穩了腳跟,建立了以榮成偉德山和文登昆崳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形成了根據地、邊緣區、敵占區并存的局面。

  為進一步擴大抗日力量,爭取邊緣區,瓦解敵占區,各縣黨組織集中力量抓緊邊緣區和敵占區的政權建設,把邊緣區的政權大多建成了抗日民主政權,把敵占區的偽村公所變為白皮紅心的“兩面政權”。在敵人統治最嚴的區、村,采取“打進去拉出來”的辦法,盡量使這些區、村政權能夠處于抗日民主政府控制之下。

  實施三大舉措 鞏固抗日民主政權

  各級抗日民主政權建立后,各縣黨組織采取措施鞏固和完善各級政權。措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針對參政干部政治素質較低的實際,舉辦行政干部訓練班和村長訓練班,分期分批抽調干部到膠東抗建中隊、東海專署、魯南、陜北等地學習,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干部的政治覺悟和政策水平。二是按照“三三制”原則對各級政權進行改選,各級政權中的共產黨員、非黨進步分子和中間分子各占三分之一,以擴大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各縣各級黨組織的宣傳發動下,人民群眾對政權選舉工作非常熱心和認真,縣、區、村三級政權的主要負責人相繼由群眾民主選舉產生。三是針對政權初建、工作經驗少的實際,采取抓兩頭、促中間的辦法,使政權建設不斷完善。各級政權在黨組織領導下,樹立了好典型,推廣工作方法,解剖分析和通報了一些落后單位,使其工作得到改進。

  縣、區、村三級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和完善,開創了威海地區抗戰的新局面。各級抗日民主政權充分發揮了職能作用,在發動群眾、擁軍支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鞏固抗日根據地,各縣黨組織在狠抓政權建設的同時,積極發動群眾,組建各群眾抗日救國組織,以動員全民力量支持抗戰。自1939年至1941年,各縣市相繼成立婦救會、青救會、農救會、職救會等各界群眾抗日組織。各級抗日民主政權和各級群眾抗日救國組織的建立,標志著敵后抗日根據地正式形成。(黨史)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高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做a爱片在线看免 2019天天干夜夜操 | www.99re14.com| 黄色大片免费网站 | 欧美2区| 色综合网在线观看 | 7777视频| 乱淫67194|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v三级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56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黄色网址在线视频 | 性少妇videosexfreexx | free台湾极品性hd | 午夜激情视频免费 |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aⅴ | 操碰视频在线观看 | 久色婷婷| 91av日韩| 91香蕉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成人激情视频 | 激情网站视频 | 人人玩人人爽 | 成人毛片免费播放 | 久久探花|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大师 |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成人自拍电影 | 久久精热|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妇女 |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看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内免费视频成人精品 | 久久久久免费电影 |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 | 一区二区三高清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人禽l交免费视频观看 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1区 | 久草免费新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