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湖西人民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聯合豐縣、沛縣國民黨地方部隊討伐駐豐縣北部的漢奸武裝王獻臣部
湖西武工隊埋地雷
湖西人世抗日義勇隊第一總隊成立舊址——嶧縣南塘村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8月,中共中央在陜北洛川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確立了放手發動群眾,獨立自主開展敵后游擊戰爭的方針。中共北方局發出“脫下長衫,拿起武器”的號召,山東省委積極發展黨的組織,領導發動群眾,團結各黨派、各屆愛國人士,組織抗日救亡團體,大力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湖西各地黨組織不斷擴大,黨員人數發展至近萬人。1937年11月,中共山東省委建立魯西南工委(后改稱魯西南特委),進駐單縣張寨村,統一領導魯西南地區的黨組織。在蘇北,1938年4月,中共蘇魯豫皖邊區建立徐西北區委,領導徐州西北各縣的黨組織。根據革命斗爭形勢需要,1938年7月,中共徐西北區委與魯西南特委合并,成立蘇魯豫特委,至此,湖西區有了統一的黨組織。同時建立了全區統一武裝---湖西人民抗日義勇總隊,下轄23個縣大隊。1939年5月,中共蘇魯豫特委擴建為蘇魯豫區黨委,又名山東分局第五區黨委,亦稱湖西區黨委,下轄兩個地委、三個中心縣委和三個直屬縣委,共計22個縣單位。湖西各縣相繼建立了抗日民主縣政府,1940年7月湖西專員公署在單縣張油坊宣告成立。在方圓近400公里的廣袤土地上,除縣城和鐵路沿線為敵占區外,其余均為我抗日根據地。正當革命形勢發展的大好時機,湖西發生了駭人聽聞的“肅托”事件,大批黨的優秀干部慘遭殺害,黨組織受到重大損失,蘇魯豫區黨委降格為湖西地委。日偽軍瘋狂對根據地進行“蠶食”、“封鎖”、“掃蕩”,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國民黨地方頑固派蓄意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制造武裝沖突和摩擦;反動會道門宣傳迷信,煽動群眾,抗糧抗稅,擾亂社會秩序,破壞抗戰;土匪借機打家劫舍,破壞治安;加上連續干旱,農業欠收,農民生活困難,財力枯竭。一時使湖西抗日根據地大大縮小,壓縮到從單縣東部至豐縣北部為中心的一塊狹小地區,被稱為“一槍被打透的根據地”。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的最艱難時期。
在危難之機和革命斗爭的關鍵時刻,我黨我軍高級領導人來湖西指導工作。1939年11月,一一五師政委羅榮桓來湖西,迅速制止和處理了湖西“肅托”事件。1942年9月劉少奇過湖西,指示湖西地委:“放手發動群眾,實行減租減負;做好統戰工作,孤立打擊敵人;加強黨的建設,鞏固革命政權”。對湖西區勝利渡過最艱難時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942年10月,湖西地區劃歸冀魯豫邊區領導。湖西黨政軍民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加強武裝建設,精兵簡政,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開展減租減息和大生產運動;組織平原游擊戰,開展反“封鎖”、反“蠶食”、反“掃蕩”斗爭,勝利渡過抗日戰爭相持階段,轉入戰略大反攻。
在艱苦復雜曲折漫長的抗戰歲月里,湖西人民作出重大貢獻,付出了沉重的犧牲。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先后有數十萬兒女參軍參戰參加革命工作,數萬革命先烈英勇獻身,他們用鮮血和汗水滋潤著這塊土地。八年中共對敵作戰3000余次,消滅日偽軍4.5萬余人,頑軍1萬余人。抗日武裝發展到近2萬人,民兵5.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