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東南特委書記景曉村
1941年夏天,抗大一分校青年隊在莒南大店東山與敵人激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
抗日根據地普遍建立了民主政權,人民大眾第一次當家做了主人,圖為莒南縣群眾在民主選舉縣長。
魯東南地區是一塊英雄的地方和紅色的沃土。它北至膠濟路,南至隴海路,西界沂河,東頻黃海。包括現在魯蘇兩省的5市18個縣區。
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山東五大戰略區之一,是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所在地,是山東抗日根據地的政治軍事指揮中心。
魯東南地區人杰地靈,中國共產黨和山東黨組織創始人之一的王盡美就誕生在這塊土地上。五四運動后他與鄧恩銘在濟南求學時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發起成立了濟南共產主義早期組織,并出席了中共一大。隨后,魯東南地區一批有志青年,也分別在濟南、上海、北京等地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
這些有志青年回到家鄉,先后成立了一批中共支部、特支、縣委、工委、地委等。1932年后,莒南縣第一個中共支部—板泉崖支部和第二個支部—主家嶺支部先后成立。
1927年后,根據黨的八七會議制定的方針,魯東南地區先后舉行了一系列英勇悲壯的農民暴動,但都失敗了,大批暴動者英勇犧牲。
1937年7月中國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魯東南地區根據省委指示,派出黨員干部到各地,建立和恢復黨組織。1938年8月中共魯東南特委在莒南大店成立,隨后相繼建立和恢復了一批縣級黨組織和大批區鄉黨組織。
同時,在八路軍山東抗日游擊支隊和115師部隊支持下,先后建立了郯城、郯東北、日照、莒縣、莒南等縣抗日民主政權。
根據省委發動起義建立抗日武裝的指示,1937年8月后,莒南的謝輝、張子亮、劉瑞卿和何蓮峰等人成立了十字路抗日游擊大隊。莒縣的郭有鄰等人也分別拉起抗日隊伍,魯東南地區到處燃燒起抗日的烽火。
1939年,魯東南特委改為山東一區黨委五地委,1942年又改為濱海地委。隨后,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進駐魯東南地區,使這里成為山東抗日根據地政治軍事指揮中心。羅榮桓、朱瑞、陳光、黎玉、蕭華、陳士榘、谷牧等老一輩革命家都長期在這里工作戰斗。這是當年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在魯東南地區活動的一組照片。省武委會、政委會、大雞煙廠、山東抗戰建國學校、山東新華書店、山東畫報、山東新華書店、山東抗日實驗小學、華東軍政大學、南京郵電學院、山東省政府、濱海地委、濱海區黨委、濱海專署、濱海行署、濱海中學機構和單位分別在莒南成立。
1942年受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委托,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華中局書記、新四軍政委劉少奇赴延安途中,專程到山東根據地檢查指導工作,這是劉少奇在魯東南活動的一組圖片。這是劉少奇1942年6月30日在莒南縣三界首村向山東根據地干部作黨史報告的栗子樹林。
根據劉少奇的指示,山東根據地開展了減租減息運動,莒南縣和臨沭縣被山東分局列為減租減息試驗縣,率先進行減租減息。這是115師政治部主任蕭華及山東省戰工會主任黎玉,分別在整風會上及婦女大會上發言和講話。
魯東南地區黨組織認真貫徹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政策。在黨的統戰政策影響下,國民黨贛榆縣縣長朱愛周與共產黨合作抗日,為國捐軀。國民黨蘇魯戰區總司令于學忠保持了與共產黨八路軍良好的統戰關系。國民黨百十一師三三旅旅長萬毅與莒南縣大隊配合進行的王家莊子戰斗,被譽為“國共合作抗日的極好典范”。國民黨莒縣保安旅馬驊兄弟倆和偽莒縣保安旅長莫正民軍率部起義,參加八路軍。國民黨百十一師師長常恩多在病危之際率2000多名官兵起義參加八路軍。
1941年后,日軍加進了對抗日根據地的“掃蕩”“蠶食”,魯東南地區軍民積極開展反“掃蕩”反“蠶食”斗爭。1939年11月,115師東進支隊和山東縱隊一部,一舉攻克郯城重鎮馬頭,繳獲大批彈藥物資。1941年3月,115師教二旅和山縱二旅發起青口戰役,殲敵800余人。1942年12月19日,莒南縣淵子崖村300多名群眾,用大刀長矛同全副武裝的1000多名日偽軍激戰一天,殲敵100多人,淵子崖村有140人犧牲,該村被譽為中華抗日第一村。同年9月,臨沭縣西山村張作洪率村自衛團員同二千日偽軍激戰,殲敵160余人,張作洪壯烈犧牲。1943年新四軍派往延安學習的干部在贛榆小沙東海與日軍巡邏艇激戰,隊長彭雄和副隊長田守堯等分壯烈犧牲。同年11月,濱海軍區在司令員陳士榘、政委符竹庭指揮下發起贛榆戰役,攻克敵據點11處,生俘偽和平建國軍李亞藩部1200余人,戰斗中濱海區黨委書記、濱海軍區政委符竹庭不幸犧牲。1944年8月26日,1500多日軍襲擊莒南大山一帶,濱海軍區六團在團長賀東生指揮下與20倍以上敵人展開激戰,救出了1000多名群眾,擊潰了敵人。
伴隨日軍對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國民黨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魯東南地區的頑固派也不斷制造摩擦,逮捕和殺害共產黨人和抗日群眾。1940年春,膠縣動委會主任、共產黨員徐明山和高密縣委書記孔楚白先后被國民黨頑固派逮捕殺害,國民黨保安十二旅張希賢部也殺害大批共產黨員,并將諸城縣委書記鈕新農逮捕。同時,日偽軍和國民黨頑固派利用反動會門組織萬仙會向濱海根據地進攻,殺害共產黨員和八路軍指戰員。據此,八路軍濱海軍區向萬仙會發起反擊,擊潰了萬仙會,擊斃了萬仙會首領。1942年8月至12月,濱海八路軍和115師在莒南東北部先后發起三次甲子山反頑戰役,斃傷頑軍100余人,俘頑軍參謀長以下1137人,使莒南成為全省唯一一塊既無日偽占區、又無頑軍占區的敵后抗日根據地。
1943年春,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山東抗日根據地實行了黨的一元化領導,同時成立了濱海區黨委和濱海行署,莒南縣也被山東分局確定為分局試驗縣。山東分局和濱海區黨委切實加強了魯東南根據地的建設。這是濱海八路軍到柘汪海灘開發鹽田;莒南縣小山前村鄭信帶頭開荒,事跡被大眾日報反復報道;中國煙草公司東海分公司在莒南彭家仕溝成立;魯東南根據地還大力發展紡織業軍工業,建起了一批兵工廠、被服廠等;這是大眾日報對繁榮十字路和大店工商業日益發達的報道。1944年濱海區和莒南縣委莒南縣在大店開展的查減運動,經驗被推廣到山東全省。
山東分局和濱海區黨委還切實加強了根據地的文化教育建設。這是1941年山東八大劇團在莒南縣淵子崖村進行為期十天會演的照片。山東實驗劇團根據莒南縣劉家扁山劉紀湘說服父母、岳父母和妻子帶頭參軍的事例為原型,創作的話劇《過關》在山東抗日根據地廣泛演出。這是山東實驗劇團在演出話劇《青龍寺》。這是山東文協在莒南縣石門亭打得“抗日文化井”。1943年莊戶學在莒南縣劉家蓮子坡創建。山東抗日實驗小學和濱海中學先后于1941年和1943年在莒南縣石門澗村成立。1944年山東抗戰建國學院在莒南縣北大官莊村成立。這是在魯東南根據地出版印刷的部分報刊。這是1944年在莒南縣王家野疃的大眾日報排字車間。1943年7月,山東畫報在莒南何家店村創刊。山東大藥房和濱海平民醫院也先后在莒南成立。
濱海區黨委還大力加強了地方武裝和民兵建設,這是莒南縣朱家洼子村民兵在敵人經過的路上埋地雷,這是根據地兒童在站崗放哨,這是1943年8月1日莒南縣民兵大檢閱的場面,這是民兵在配合主力部隊在巡邏,這是被譽為爆炸大王、爆炸英雄的莒南縣溫水泉村的李鳳池和蔣鳳友。
山東分局和濱海區黨委還大力開展了擁軍愛民運動。這是八路軍指戰員在為房東擔水、掃院子;及幫助老百姓耕地播種修房的照片;為了不打擾群眾,八路軍戰士在街頭露宿。這是根據地群眾把最好的糧食交給民主政府;這是根據地群眾為子弟兵磨面、收集為部隊做的軍鞋和慰問八路軍的照片。
魯東南根據地廣泛開展大參軍運動,這是當時莒南縣大參軍的場面;莒南縣洙邊村19歲的識字班隊長在動員參軍大會上響亮的喊出:“誰第一個報名參軍我就嫁給誰”。1944年僅莒南縣一次就完成參軍任務的425%.
1939年日軍隊魯中六一大“掃蕩”后,泰石公路以北轉入地下斗爭。在黨的領導下,魯東南地區泰石路以北部分進行了長達三年的地下斗爭。這是膠縣師范講習所秘密活動的地方-膠縣南坦劉風揚家的南園屋,這是劉風揚和他以治病作掩護的藥具之一—銀針。這是膠縣縣委委員、膠縣地下交通員韓溫澄和以販賣干鮮果作掩護傳遞秘密文件的挑簍。這是膠縣縣委委員、縣委宣傳部長王石民和他開展地下工作用過的藥碾、藥臼和開處方用的印記等。
1944年,八路軍山東軍區和濱海軍區先后發起討伐偽軍朱信齋、吳化文、李永平、趙保原、張步云、梁仲亭等的攻勢作戰,生擒了漢奸頑匪朱信齋和梁仲亭,擊斃了漢奸趙保原,消滅了敵人有生力量。促使偽軍張希賢率部反正起義參加八路軍。先后解放了莒縣、膠縣、諸城、日照、郯城等縣。1945年8月11日,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在莒南大店連夜召開高級干部會,部署大反攻等。8月13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成立的第一個省政府—山東省政府在莒南大店成立。
1945年8月26日,八路軍山東軍區發起解放臨沂城的戰斗,經26天激戰,解放了魯南重鎮臨沂城。
抗戰勝利后,蔣介石擅自撕毀和平協議,發起全國內戰。魯東南軍民開展了大參軍和動員人民支援前線的運動,僅莒南縣組織的支前擔運隊就有6000余人組成,由縣委宣傳部長王健英任政委。莒南擔運隊先后參加了魯南、臨朐南麻、高密、萊蕪、孟良崮、淮海、渡江和解放南京、福州、上海、杭州等戰役戰斗,榮獲“鋼鐵擔運隊”稱號。與此同時,魯東南地區根據中央指示,廣泛開展了土地改革運動,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1948年起,根據中央指示,魯東南地區選調大批干部隨解放軍主力部隊一起渡江,到南方新解放區,參加新區建設,為南方新區的建設作出了貢獻。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山東人民和魯東南地區人民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前仆后繼,不怕犧牲、英勇奮戰取得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據不完全統計,僅魯東南地區就有近20萬優秀兒女為國捐軀,血灑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