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_黄色免费在线观看网址_亚洲免费在线看_亚洲成人一区在线观看_黄色四虎_亚洲爽爽

手機APP微博二維碼

山東抗日根據地軍民的大生產運動

2015-06-26 11:01:00來源:山東省情網作者:省情網
  抗日根據地內的大生產運動,是敵后抗戰進入困難階段后,中國共產黨為戰勝嚴重的物資困難,使根據地的財政經濟狀況有一個根本好轉,而實行的一項重要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不僅克服了經濟上的困難,鞏固了根據地,支持了敵后抗戰,而且為大反攻準備了雄厚的物質條件。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本帝國主義把主要的壓力放在敵后戰場,對根據地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并實行經濟封鎖,加上國民黨頑固派積極反共和天災的侵襲,使根據地處于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根據地嚴重困難形勢出現后,原來各地小規模的生產運動已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只有在根據地內開展大規模的生產運動,才能解決軍需民用的大問題。為了克服極端嚴重的物資困難,堅持持久抗戰,中共中央向根據地軍民發出了自己動手、克服困難的偉大號召,各根據地廣大軍民積極響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抗日戰爭時期的大生產運動大體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38年12月到1942年底。抗日進入相持階段后,國民黨反共行為日益表面化,中共中央感到外援的不可靠,便在1938年12月20日《新中華報》社論中發出了“廣泛開展生產運動”、“保證各地區物資供應的自給自足”的號召,要求“努力提高工農業的生產力,激發工農以及廣大勞動人民的生產熱忱”,并發動各級黨、政、軍及各群眾團體中的全部工作人員、各部隊的指戰員,“一面工作,一面生產,把工作與生產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支持長期抗戰,才能保障戰時物資供給”。1939年2月,毛澤東又在延安生產動員大會上指出,要解決陜甘寧邊區204萬人的穿衣吃飯問題,就要進行生產運動。1940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的黨內指示再次指出了根據地建設自給自足經濟的長期性和重要性。于是生產運動從陜甘寧邊區到敵后各根據地逐步開展起來。第二階段從1942年底到抗戰勝利。1942年12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會議期間,為會議寫了《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的長篇書面報告,提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開展大生產運動的總方針。1943年3月4日,陜甘寧邊區召開黨政軍學校生產總動員大會。大會之后,陜甘寧邊區掀起了大規模的生產運動。為了把大生產運動推向各個根據地,1943年10月1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毛澤東起草的《中共中央關于減租、生產、擁政愛民及宣傳十大政策的指示》,明確提出:“黨委、政府和軍隊,必須于今年秋冬準備好明年在全根據地內實行自己動手、克服困難的大規模生產運動,包括公私農業、工業、手工業、運輸業、畜牧業和商業,而以農業為主體。”同年11月29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招待陜甘寧邊區勞動英雄大會上作了《組織起來》的講話,號召在大生產運動中組織各種互助組織和各種類型的合作社,“把一切老百姓的力量、一切部隊機關學校的力量、一切男女老少的全勞動力半勞動力,只要是可能的,就要毫無例外地動員起來,組織起來,成為一支勞動大軍”。這樣,從1943年冬季開始,各個根據地的大生產運動就更普遍地、更有組織有領導地開展起來,并取得巨大的成績。山東抗日根據地軍民在中共山東分局和省戰工會領導下,也積極開展了大生產運動。
  1941年和1942年是山東抗日根據地極端困難的階段。1940年日軍在山東的總兵力約為36000余人,偽軍達8萬人。到1940年底,日軍幾乎占領了山東所有縣城,控制了全部鐵路和將近5000公里的公路,建立據點1156個,對山東各區實行分割、封鎖。1941年到1942年,日軍集中兵力對根據地進行了曠日持久的大“掃蕩”,其中,千人以上的“掃蕩”43次,萬人以上“拉網合圍”的“掃蕩”6次,“掃蕩”時間一般在一個月以上。日軍殘酷的“掃蕩”使山東根據地遭到嚴重的“蠶食”,1942年較1940年根據地面積縮小約1/3。1942年底,敵據點增加到3700多個,公路增修到6900余公里。這時的山東,敵偽據點密布,公路和封鎖溝墻縱橫如網,抗日軍民的機動回旋余地縮小,衣食軍需用品極端缺乏,根據地軍民遇到極大困難。為了解決困難,堅持抗日,1943年10月,中共山東分局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發布命令,決定立即著手準備明年實行大規模的生產運動。
  1943年冬到1945年,中共山東分局、省政委會為推動大生產運動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從當時的抗日根據地來說,大生產運動的主要任務是增加糧食和日用品,而解決最重要的糧食問題,解決衣服、紙張等日常用品的原料供給都要靠農業,森林的培育、畜產的增殖,也是農業的重要部分,革命戰爭需要的財力物力,大部分來自農民,農民又是革命軍隊的主要來源。因此,抗日根據地的大生產運動就必須把農業生產放在第一位,堅持以農業為主體的各項生產事業全面發展的方針。
  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1940年年底,山東省臨時參議會頒布了《減租減息暫行條例》,但當時除了魯南的沂蒙山和泰山區部分地區實行外,多數地區減租減息還只是一個宣傳口號。嚴格講來,山東減租減息工作是1942年才開始的。1942年3月,劉少奇代表中央到山東檢查工作,經過調研后作出指示:“在當前,減租減息就是山東的中心工作,要全黨來抓,黨政軍民各方面的干部都來抓。”在他的指導下,中共山東分局于5月作出了《關于減租減息改善雇工待遇開展群眾運動的決定》和《關于減息改善雇工待遇工作的補充指示》,指出沒有認真執行減租減息是山東抗日根據地群眾未能足夠發動的主要原因,實行減租減息發動群眾運動是今后建設山東根據地的第一位的斗爭任務,各級黨政軍民必須抽調一切可以抽出的干部,組成工作團深入鄉村,采取“中間突破,四面開花”的方法,做好減租減息改善雇工待遇與發動群眾的工作。同時,山東省戰工會公布了《山東省租佃暫行條例》、《山東省借貸暫行條例》和《山東省改善雇工待遇暫行辦法》。山東分局還決定以濱海區莒南、臨沭為減租減息實施中心縣,抽調干部300余人組成工作團,分赴兩縣進行試點工作,創造經驗,推動全面。到7月下旬,濱海區已有93個村、3155戶、28250畝土地實行了二五減租,全區借糧10萬余斤,7860名雇工增加了工資。在中共山東分局指示和濱海區試點經驗的推動下,山東抗日根據地其他地區的減租減息增資工作也普遍開展起來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據不完全統計,1942年山東實行減租的有18294戶、393482畝,減糧6207283斤;實行減息的僅清河區就有151戶,折合減糧25348斤,減款111034元;增資達40406人,增糧折款8192960元,增資款23016元。1944年1月1日,《大眾日報》發表《新年獻詞》,指出:在新的一年里,要把千百萬群眾真正組織起來,這是鞏固根據地的中心問題,當前要完成減租減息任務,開展群眾性的大生產運動。
  到1945年9月統計,1944年8月至1945年8月,在山東23417個村中,實行減租減息的占64%,未減租減息的主要是新解放區。山東抗日根據地掀起的減租減息的高潮,激發了廣大農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鞏固了敵后的抗日根據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減租減息之后,農民的生產興趣增加了,發展生產的中心環節主要是如何組織勞動力。山東根據地的領導也認識到:組織起來是大生產運動勝利的關鍵。因此,要求各地堅持在自愿參加和等價交換的原則下,以搭牲組、互助組和合作社的形式把農民組織起來,實行換工和互助。各地基本上都貫徹執行了這些指示,并通過耐心教育、典型示范等辦法,把群眾組織起來,使互助合作運動得到蓬勃發展。到1944年,已經組織起各種互助組織64200多個,共38萬余人。有些縣,組織起來的勞動力占本縣人口的10%至15%,僅膠東區就有搭牲互助組31050個。各地區還在運輸、紡織、醫藥、漁業等行業,以勞力、實物、資金等入股辦法,組成專業的或綜合性的生產合作社。到1944年,已組織合作社2000多個(其中紡織合作社1200多個),資金達2000余萬元。這樣,就推動了全根據地內生產高潮的迅速形成,使根據地的生產有了很大發展。
  為了增加和積蓄物質力量,山東抗日根據地還認真貫徹執行了中央提出的生產與節約并重的方針。1942年,山東黨政領導向全區發出了“發展農業、手工業,開展貿易,穩定金融,厲行節約,建設自給自足經濟”的號召。全區的生產節約運動,有了初步的發展。1944年1月22日,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和山東軍區聯合發出關于生產節約訓令。聯合訓令的發布進一步推動了各地大生產運動的開展。1945年3月3日,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在發布的《關于開展大生產運動的指示》中指出:軍隊、機關、學校所有人員均應參加生產,機關生產應以農業及手工業生產為主,禁止利用政府權利與民爭利;政府機關要做到菜金、辦公費、雜支費、保健費等全部自給,并解決自己的日常用品;嚴格執行供給制度,改善糧食管理,反對貪污浪費,個人作節約計劃,要求每人全年平均節約60元以上;為提高生產節約的情緒,執行公私兩利制度。生產與節約并重方針的執行對鞏固和發展大生產運動的成果,養成艱苦樸素的作風,保障戰爭供給和準備將來的反攻發揮了重要作用。
  另外,山東全區部隊都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并發揮勞動力密集的優勢,起到了模范作用。1943年,軍區要求各部隊在原有基礎上,積極發展生產,厲行節約,除糧食、被服外,盡量做到菜金、經費自給。1944年,山東軍區在軍事工作會議上,提出了以農業為主,手工作坊、運輸為輔和厲行節約的方針,規定了“統一領導,分散經營;公私兩利,先公后私”的原則。軍區各部隊認真執行了這些措施,向干部、戰士進行了反復深入的動員,選舉和獎勵了勞動模范,并于1944年6月1日制定出山東軍區軍直公私合作和兩利生產節約方案,主要內容包括開荒種地、開鹽田、菜園分紅、供給合作社、運輸事業、業余手工業生產、節約糧食、私人積蓄、公私合作社、軍民兼顧與群眾結合共10條。比如開荒種地,規定凡各伙食單位年內完成了人均1畝地、生產自給半月糧食后,開荒多得之糧食,均歸各伙食單位自用;各生產組專種代耕之地按質分等,根據當地畝產一般水準規定每季的標準產量,所產糧食均按時價以高梁或谷子為折合標準,超過產量的歸農業生產組自得;凡業余的班排零星合作墾荒的單位,由公家貸種出肥料,收割還種后自得80%,其余20%歸所在伙食單位所有。再比如關于公私合作社這一條,規定各社由管理科派人組成,并服從直屬財經委員會有關規定,以服務于直屬各單位。合作社可分錢股和人力股,錢股每股10元,紅利以15%作公積金,5%作為獎勵金,80%作為各股分紅。上述辦法實施后,全軍區很快掀起了群眾性的生產運動。各級首長親自參加勞動,領導生產。團以上建立了榨油、制粉條、做豆腐的作坊,各單位都有自己的菜園和家畜,以連、排為單位,利用空隙搞運輸、紡線等,使部隊生活得到改善,軍區全年的經費可自給50%以上。
  為發展農業生產,增加農業產量,除減租減息、組織勞動互助外,山東根據地的黨和政府還實行了以下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第一,鼓勵開荒、植樹。據不完全統計,1944年山東全省擴大耕地面積346860畝;膠東軍分區開荒達375619畝,其中東海區303874畝;機關開荒77661畝,種熟地883畝;贛榆和日照兩縣共開鹽田161畝。另外植樹造林6358679株。第二,興辦水利,組織掘井、開渠,利用河流筑堤、修閘,采用水車增加灌溉,提高農業產量。1944年,山東抗日根據地打井13031眼,疏通河流1199里,開渠20條(長63里),筑堤17處,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第三,提倡農民家庭副業生產,增加家庭收入;改進生產技術和耕作方法,提倡浸種、選種,免除蟲害,實行精耕細作;獎勵勞動英雄,獎勵對農業技術有所發明的人員。1944年統計,山東植棉154032畝。第四,加強領導,及早布置,深入動員,認真發動群眾,普遍組織勞動互助,調劑人力畜力,籌撥農業貸款。
  以上措施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同時帶動了工業和商業的發展。由于耕地面積的擴大,生產條件有所改善,糧食產量增加,群眾的生活也隨之得到了提高。所以,群眾踴躍繳納救國公糧,1943年繳納公糧即達5000萬斤,使部隊的糧食供給有了保障。工業方面,軍民所需要的布匹已經基本上做到了自給自足,還能自給部分日用品。同時,在根據地實行的自由貿易、保護私營工商業的政策,活躍了市場,并以剩余的糧、油、棉、鹽等重要物資,向外輸出,換回本區所需要的其他必需品。由于有了充足的物資儲備,并且停止使用法幣,禁用偽鈔,使北海幣的幣值大大提高(偽幣與北海幣的兌換率:1943年為1:8;1945年則為1:0.15)。
  大生產運動,不僅使山東根據地克服了困難,保障了供給,而且還儲備了大批糧、油、棉、鹽等重要物資,這就為發展工農業和加強對敵經濟斗爭打下了基礎,為戰勝敵人準備了物質條件。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高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朝毛片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址 | 99久久久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免费看 | 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 免费看毛片网站 | 欧美 日韩 亚洲 中文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成年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岛国 | 免费在线观看毛片视频 | 毛片a区| 国产成人强伦免费视频网站 | 色猫av | 黄色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a一级国产免视看成人 | 激情宗合网 | 污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久久色伦理资源站 | 2021国产精品 | 欧美黄色一级片视频 | chinesehdxxxx实拍| 免费a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av | 国产免费网站视频 | 日日操操 | 中文区中文字幕免费看 | 黄色大片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 | aa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av在线播放地址 | 国产亚洲激情 | 国产成人精品自拍视频 | 一级黄色免费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91网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线观看免费完整aaa 一二区成人影院电影网 |